新式樂活月內補,麻油可輕不可少
http://page.misscare.com.tw/focus/2009/09/doctor_article_pon_2.html
理想的月內補,當以藥補配合食補來調理身體,並視產婦的體質及當時的健康狀況作調整。
i. 體質不同,補法不一
中醫理論講求辯證論治,生病時醫師須依照病患當時狀況及體質來用藥,而產婦們在月子期間的調養也不例外。
各種體質坐月子的飲食重點可分為:
1. 寒性體質:
² 產婦頭暈無力,手腳冰冷,大便稀軟。
² 適合較為溫補的藥材及食物,如麻油雞、加味四物湯、十全大補湯等。原則上不能太油,以免造成腸胃不適。
2. 熱性體質:
² 時常口乾舌燥、便秘、怕熱,容易口破及長青春痘。
² 不宜多吃麻油雞。煮麻油雞時,注意薑、麻油用量要少。進補食宜用茲因藥材如山藥、枸杞、續斷、蓮藕等。
3. 甲亢媽媽:
² 部分婦女甲狀腺機能亢進,本身基礎代謝率已增加,而如麻油雞等熱性食材吃後反而火上加油,不宜多吃。
² 另可自製山楂荷葉湯,將山楂2錢,荷葉4錢,加入1500CC 的水煮沸後去渣飲用。生津止渴,能緩解口乾、頭痛等肝火旺盛所贈程的不適。
ii. 麻油的妙用
任何體質於進補時,建議在坐月子期間最好多少吃點麻油雞這一道。
Ø 依據[本草綱目]記載:
n 麻油功效益肝腎、潤五臟、填精髓、堅韌筋骨、明耳目、療瘡止痛。
n 有收縮子宮排除惡露之功效
而近代研究報告也指出,純麻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及非脂肪成分,有抗氧化、抗炎、增強免疫力之功效。並能促進肝臟對脂肪的代謝,避免血壓升高及促進脂肪燃燒。可見食用麻油對母體有相當大的益處。
隨著時代的變遷,社會型態的改變,月子調理也須與時俱進。在進補之中,不但要重視均衡的營養,減少不必要的油脂,更講求簡便、養生。
歸納現代媽媽在月子期間的飲食調理,不妨注意以下四大原則:
1. 輕: 少油少鹽,減少腸胃不必要的負擔。
2. 鮮: 視產婦食量烹煮,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及食用不新鮮的食材。
3. 效: 融合中國傳統醫學及現代營養學,汰舊換新方可確切照顧媽媽健康。
4. 便: 尋找自己信賴的中醫師,依賴專業能獲得更方便又有效果的月子調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