藉由哺餵母乳,寶寶可獲得充分的營養及抗體,有助於腦部發育及成長。
雖然多數的媽媽都知道餵母乳的好處, 但是易有乳汁滯留,致使乳房產生紅腫熱痛潰爛的發炎現象及硬塊出現,有些伴有惡寒發熱,嚴重者甚至引起高燒不退。
許多產婦因而怕痛而退乳、放棄哺乳的機會。
急性乳腺炎在中醫古籍上屬”乳癰”範疇,原因多為乳汁過多、嬰兒吸允乳汁量減少致乳汁滯留、或乳頭破皮潰瘍引發細菌感染。
好發於產後初期三個月內,以3-4週為最。
日前門診中有一34歲媽咪,第一胎產後哺乳已3個月。
近日因乳硬、乳脹痛,而前來就診。細問此患者經常胸悶、口乾舌燥、睡眠不佳。平日手腳冰冷,體質瘦弱。
由於台灣生活型態較緊張及特有坐月子飲食文化關係,產婦乳腺炎常見辯證多為肝氣鬱結、胃熱積滯型。
又加上產後氣血弱,故方劑可選用加味逍遙散加蒲公英、黃芩、王不留行、枳殼,疏肝解鬱養血、去熱行氣消滯。
乳腺炎的治療,初期若有傷口潰爛、化膿等情形,西醫多投以抗生素治療,中醫的治則一般以清熱解毒為主。
但是新產婦人大多氣血俱虛,如黃芩、黃連等大苦大寒的用藥不宜大量,可選用五味消毒飲加減化裁。
其中蒲公英,《本草備要》載“專治癰腫、疔毒”,其性味甘苦寒,苦可洩降、 甘以解毒、寒能清熱兼消滯氣,是清熱解毒、消癰散結的良藥,對於治療乳廱有特效。
若有需要可煮茶去渣當保健使用,但若有乳腺炎症狀還是必須尋求門診治療才不會耽誤病情!